刁民酸菜魚 VS 踏輕酸菜魚:小玉的味蕾大評比!
嗨嗨,大家好!小玉我又來了~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瘋「酸菜魚」,說真的,我也超愛啦!所以我決定探訪市面上最火紅的「刁民酸菜魚」與「踏輕酸菜魚」,給大家一個最真實的試吃比較。
首先,踏輕的酸菜有一種獨特的清新,像是初春的微風,吃進嘴裡整個人都覺得舒暢。而魚肉的嫩滑更是令我驚艷,真的每一口都想再來一次!
而對於刁民呢,他家的酸菜魚味道偏濃郁,有種鄉村自家泡製的感覺,超有古早味!魚肉部分也很扎實,每一口都能嚐到滿滿的肉感。
不過說到口味選擇,刁民的選擇比較多一些,每一次去都可以試試不同的口味,真的是適合喜歡嘗鮮的我~
什麼是酸菜魚?
酸菜魚這道料理不只有滑嫩的魚肉,那獨有的酸辣湯頭更是一絕!
這道魚真的是來自於重慶!起源於渝派川菜,滋味獨特,有點微辣但卻又不會覺得膩。每一口都讓人忍不住再來一口!
一般人要還原這道菜,流程是真的複雜,想要做出這樣的美味,光是食材的選擇就非常複雜!
鮮魚:選擇草魚的中段最佳,因為那裡的肉質多而且刺少,而且過油之後再烹煮會更嫩滑。
酸菜:四川的大罈醃酸菜最具特色,但其實用臺灣的客家酸菜也能煮出濃厚的風味!
湯頭:要選用風味醇厚的高湯,這樣湯頭和食材的味道才會和諧。
這些步驟小玉我看的頭都暈了,所以直接買成品回來簡單料理一下就好啦
接下來就由我來比較目前市面上各自雄踞山頭的「刁民酸菜魚」與「踏輕酸菜魚」,來比較兩家各自的特色,各位看官可以根據你的喜好選擇就對了!
但如果小玉要挑一家的話...嘻嘻,那就要看我的完整評比囉!趕緊繼續看下去吧~
踏輕酸菜魚試吃報告
踏輕酸菜魚方便的地方就是可以直接買回家,自己烹飪,尤其小玉家裡有一個老媽在,交給他就對了,原本小玉對於酸辣的東西就比較愛好,也是抱著嘗試的心情來試試!
踏輕酸菜魚的湯底特色
首先,那自家製的酸菜湯底真的讓人驚艷!一開始喝,有點點的酸味,然後辣味就跟著上來,還有那麻麻的感覺喔!嘻嘻,不過論油和鹹的部分就不太明顯啦,所以完全不會覺得膩口。我以前吃過的酸湯、酸菜魚比起來,這家真的是更耐吃!💕
尤其它們的酸菜完全不用添加物醃製喔,只有用鹽,超級天然的啦!而且喝起來的酸味超級溫和,還能品嚐到那原始的芥菜鮮甜,超級無敵好喝!💕
我知道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太重的酸、辣、鹹、油的口感,但踏輕酸菜魚的調味真的剛剛好,對我來說超級好吃!
踏輕酸菜魚的魚肉鮮度
再來說說魚肉~是有帶皮的那種喔!魚肉超滑、皮有點Q,每一口都能品嚐到魚的鮮甜。而且魚肉真的好多好多,份量超足,兩人分享剛剛好,價格還很可愛喔!
再來是他們用邱家兄弟生態養殖的鱸魚熬煮的湯,口感真的有深度、有層次,讓我真的是一口接一口,停不下來!
那魚肉部分,他們用的是脆口的烏鱧魚片,而且喔,他們不用裹粉、也不用粉漿去增加重量,超級實在的!
那白肉的部分真的像我喜歡的酸菜白肉鍋,嫩嫩的,再配上那又酸又辣的湯汁,完美啊!尤其可以聞到一絲的桂花香,我都快醉了~~~
踏輕酸菜魚的門市位置
★遠東百貨-信義A13店★
📍地址: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
📍營業時間:平日11:00-21:30/假日:11:00-22:00
購物網站:
https://donzdonz.com/COMPLEX/HAIBAO
刁民酸菜魚試吃報告
前幾天我跟姐妹淘去了超夯的「刁民酸菜魚崇德店」,妳知道嗎,人超多的啦!我們選擇了下午三點多去,但竟然還是等了一個多小時,差點讓我和姐妹們累壞了,接近五點才進去喔!
店家是兩層樓的獨楝建築,裝潢風格超級有特色!牆上寫的「不當愚民當刁民」和「刁民我驕傲」真的好有個性,感覺很潮很年輕!
當我們坐下來,座位真的很寬敞舒適,我們就坐在二樓。
我們這次點的是秘罈酸菜魚(中盛),真的,當魚端上桌,那個盤子超級美,白底藍字,我馬上拍了好多照!
不過我個人不太喜歡油條,所以幾乎都挑掉了!
刁民酸菜魚的湯底特色
那個香濃的龍骨高湯底,搭配上滑溜溜的豬五花,還有我最愛的寬冬粉和木耳、金針菇呢!而且魚片川燙得恰到好處,軟嫩得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片。最後,那一淋的刁民特有的花椒油,瞬間讓整個鍋物的味道飛起來!真的是太迷人了啦!✨🍲
刁民酸菜魚的魚肉鮮度
魚片吃起來真的Q彈又滑嫩,還有魚皮的膠質,酸度也剛剛好。不過我們還加了一些其他配料,像豬肉片、金針菇等,這樣才有吃鍋的感覺。
踏輕酸菜魚與刁民酸菜魚的終極結論評比
踏輕酸菜魚 |
刁民酸菜魚 |
|
湯底口感 |
邱家兄弟生態養殖(鱸魚骨) 的鱸魚全魚骨長時間熬煮 湯色濃白微稠 天然骨膠入湯,濃郁滑順 |
龍骨湯頭(豬骨) |
酸菜來源 |
新鮮芥菜產地直送 保證純鹽醃酸菜 色澤偏暗綠色,不加黃色素 |
以老罈鹽醃酸菜為主 |
魚肉部位 |
正統脆口烏鱧魚片450g 約3~4人份,烏鱧魚片 不裹粉,不用粉漿 去騙重量,堅持不偷斤減兩 |
烏鱧魚片 |
配方工法 |
由乙級廚師30年經驗搭配 天然乾燥桂花、雞心椒、 藤椒、青紅花椒 、調配最佳口感佐料 |
四川風味為基底進行改良 加入龍骨高湯及豬五花、寬粉、木耳金針菇、魚片及花椒油 |
踏輕與刁民的酸菜魚,每家都有其獨特之處和風味。踏輕的湯底口感細緻且醇厚,配合其特有的酸菜來源,使得每一口都有著深厚的味蕾體驗。
而刁民的魚肉部位和配方工法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使得湯底、魚肉和酸菜完美結合。
不過,在多方面的比較後,個人覺得踏輕酸菜魚略勝一籌,不僅在口感上更為協調,連整體的食材搭配也更具巧思。當然,選擇哪一家還是取決於個人的口味喜好,但踏輕酸菜魚確實值得一試。
花蓮踏輕酸菜魚推薦身處於這繁忙的時代,我們常常渴望找到那份源自記憶深處的味覺慰藉。踏輕酸菜魚,正是這種慰藉的完美詮釋。它將酸菜的開胃與新鮮魚肉的嫩滑結合,為我們呈現一道既具有傳統風味又帶有現代創意的料理。
當你品嚐踏輕酸菜魚的每一口,都能感受到那濃厚的魚湯和酸菜帶來的獨特酸香,仿佛置身於一場味蕾的盛宴。這不僅僅是一道菜,而是一段故事,一份記憶,一次與家人朋友的共聚時光。酸菜魚口味評比
踏輕以其獨特的烹飪手法和精選食材,確保了每一位消費者都能享受到這道料理的最佳品質。而它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的便捷與效率,更讓這美味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,無需花費過多時間便能品呚家的味道。新莊酸菜魚推薦
結語,踏輕酸菜魚不只是味蕾上的盛宴,更是心靈的慰藉。在這充滿變動的都市節奏中,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停下來的理由,讓我們與摯愛的人共同分享這份獨特的美味,並回味那些美好的回憶。讓踏輕酸菜魚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道亮麗風景,帶給你無盡的幸福與滿足。永和踏輕酸菜魚推薦
水寫的節氣,洇濕了張望 撕下這頁日歷,貼在科爾沁冰天雪地的額頭 期待 辛丑年的第一場春雨 風塵仆仆地趕來 東風解凍 縷縷清新稀釋了醇香的年味 心,潮濕 喚醒體內的風聲 吹過千頃遼闊 嗅到了滾滾麥香 草木萌動,鴻雁歸來 紙上的雨聲,擦洗著空中的爆竹聲 閨女手里的紅綢,系著家人滿桌的祝福 還有一滴 只有娘親才能擦去的淚珠 料峭,最后的凜冽 抽打著單薄的新衣 聲聲問候捂暖的雙手 脫下時間的枷鎖 把高高摞起的心愿裝上車 打開車燈,照亮周圍的黑暗 即刻出發…… >>>更多美文:現代詩歌
居然下得萬般惆悵 穿透斑駁的綠葉 固執地打濕晚春 我憑欄望江 江里船影落落 斜拉出一長串陳年往事 如同無家可歸的醉漢 東倒西歪向我走來 雨滴的冰涼 殘忍地滴傷篷布的心 在臨江的岸 舉著漏雨的傘獨自跳舞 路人甲乙丙丁 從此 好奇得頭也不回 四月的雨 東西南北 整整下了一季 >>>更多美文:現代散文詩
自成為皇都子民,就住在北京金中都皇城遺址一帶。家臨大觀園而居,閑暇之時總要到園中閑逛,遣情寄思。 《紅樓夢》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作,紅樓夢的故事國人幾乎無人不曉,為了在京城造就一個文化之地,復原為迎接元妃省親的行宮別墅,同時也是拍攝《紅樓夢》電視劇之需,按照曹雪芹先生書中描述的世外桃園,二十六年前在我家側畔,原明清皇家菜園地址上修建了大觀園,園子開放之初,記得那時工程未竣,只其中部分景點可觀。 三百多年前,曹大師的十年百回一夢,成為國人的情感的、思想的、文化的、藝術的、理想的、精神的、現實的一個夢寐,國人一夢難醒,長夢不醒,幾百年里后人留下多少追夢的足跡。今天的“紅粉”們 、“紅學”們一直在追尋、探究、考證和猜謎,津津樂道,樂此不疲,力圖破譯曹雪芹的生活原形和其家園的原型,破譯其家族關系、人物背景、際遇情緣、詩詞曲賦、語言深微、物件寓意、思想昭示。 《紅樓夢》是曹老先生青年時代在北京西山腳下的紅葉村寫成。去香山的植物園可以看到保存的一片古老民居,室內展示著曹雪芹的生平和家譜。然《紅樓夢》設計了一個美侖美奐的故事,也設計一個美侖美奐的園林,而大觀園的原型其爭議是在北京、在南京或在蘇州,而紅學家對大觀園原型傾向于北京恭王府及周邊建筑,或許綜合了中國的園林的典范。無論原型是哪兒,也無法找到與書中勾勒完全一樣的大觀園。而紅樓的“青娥紅粉歸何處”,國人的紅樓夢寐歸何處,故專家們在北京選址建今天的大觀園,以寄托。 大觀園建設之初,成為電視劇《紅樓夢》取景地,《紅樓夢》的出爐,國人掀起新的紅樓熱,而大觀園里《紅樓夢》劇中優雅悲愁的主題曲四季悠揚不停,為游人平添了紅樓文化的微妙意境,讓人感覺身臨其中。前些年《紅樓夢》欲重拍,在大觀園里進行了寶黛釵等核心人物的海選,一時趨聚了多少靚男俊女,追夢“紅粉”,一批新人靚麗脫穎而出。這乃《紅樓夢》魅力之所在,它創造了巨匠,創造了泰斗,創造了學者,創造了藝人,也創造了新秀。而同時,也抄熱了大觀園,又成了人們旅游的熱門景點。最近新版電視劇《紅樓夢》正在熱播,新一輪紅樓熱再興起。而覺得身邊這大觀園的文化底蘊就更深了,情夢味道就更濃了。 近年,大觀園的管理者們,為使游者夢回紅樓太虛之境,使觀者情感奢華富貴之景,逢節假之時招募表演志愿者,重現大觀園皇朝貴胄的生活盛景。而元妃省親一幕,吾家小女成為了那儀態風光、鼓樂吹打、前呼后擁的省親的元貴妃,扮上鳳冠霞配、金縷錦衣,儀態萬方,威風八面,自然自豪不已。 茶余飯后,有時與家人步行到園中散步。園中賈寶玉的怡紅院、林黛玉的瀟湘館、寶釵的蘅蕪苑、皇貴妃的省親別墅、探春的秋爽齋、李紈的稻香村,及大觀樓、攏翠庵、滴翠亭、紫菱洲、葬花香丘,已訪過數遍;園中亭臺樓榭、佛庵庭院、曲折游廊、繁花名木、蕩漾碧波,已流連幾回。不知留下我多少閑在的足跡,似總有品不盡的深長韻味,讀不完的無窮內涵。 居于大觀園之畔,眷于大觀園之美,對于大觀園就有了愈來愈深的情結。每每流連大觀園中,總想讀出悟出一點什么,是石瓦的記述,是主人的風月,是才子的癡情,是寶黛的心結,是雕畫的余香,是花草的閑愁,或是那真假的辨證……或許,本人屬天生愚沌不開,風情不通,心中只殘存些欣羨和失落。 春夢隨云散,飛花逐水流。今之大觀園,已然成為人們休憩的公眾園林,同時,也成為我的后花園,成為我的精神家園。 >>>更多美文:心情隨筆
FISF1515CEFE15EWFEF